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社交APP最烦人的功能受关注,网友吐槽:感觉被冒犯
  • 2024/4/3 10:22:42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不要再给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了!”近日,该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谈起被大数据算法支配过的恐惧。各大社交App的熟人推荐机制也引发“隐私权”等争议。

“不要再给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了!”近日,该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谈起被大数据算法支配过的恐惧。各大社交App的熟人推荐机制也引发“隐私权”等争议。


本只想安静“冲浪”,却被APP自作主张推给熟人,这种令人崩溃的情况想必不少小伙伴都经历过。如今APP们想尽办法获取用户的隐私和权限,就是为了把用户捆绑在自家的APP上,让用户在App里停留更多时长,消费更多内容。这其中,和用户的社交圈紧密相关的通讯录权限,已经成为了最为普遍的权限之一。


在熟人社交平台,通过算法匹配向用户精准推荐已成标配,熟人社交平台读取用户的通讯录,给你推荐通讯录好友,也会读取你好友的通讯录,寻找你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共同好友并推荐给你;匿名社交平台也学会了这套玩法,App向用户申请通讯录、相册、地理位置等权限,并不断地给用户匹配可能喜欢的内容以及关联好友感兴趣的内容。


由于各大APP都执着于访问用户的通讯录,于是我们就在各种App的消息栏、粉丝列表等板块中看到了“你可能认识的人”“可能想认识的人”“你的朋友正在看”“你关注的1人是TA的朋友。”


这种熟人推荐机制给不少人带来了的困扰,一条微博吐槽,一个社区问答,乃至评论过的帖子、点赞过的视频,都可能被即时推送给领导、亲友、同事、舍友同学等现实中的熟人……更离谱的是,根据网友说法,已经拉黑许久的前任,或者刚刚认识才加上联系方式的新朋友等等,都会出现在“你可能认识的人”的推荐列表中。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被推过来的是谁,但顺着这个账号却能找到爸妈、小姨、表妹的账号,俨然一个大型的认亲现场。


然而,用网友的话来讲:明明可能是认识的人,但却长时间一直都没有互关、互加,猜猜看是为什么?


很多人从QQ空间逃到朋友圈,从朋友圈逃到微博,从微博大号逃到微博小号、小红书等,不就是想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说说心里话吗?


据悉,社交APP熟人推荐功能主要基于通讯录访问、用户互动行为、第三方账号绑定以及知识图谱补全技术。简言之就是收集用户信息进行画像,然后根据用户画像作熟人推荐。另据专家表示,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网络、通讯号码,都具有唯一识别码,都可以被网络经营者用于精准画像。比如你和他人经常共同使用同一WiFi,就极有可能被判定互相认识。


从实现原理来看,熟人推荐功能属于算法推荐、个性化推荐的范畴。而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用户选择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相关服务。


目前,绝大多数APP都设有关闭熟人推荐服务的功能选项,但不少用户反馈称,部分主流App的关闭推荐功能形同虚设。


以抖音为例,很多用户曾糟心地发现,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自己的通讯录依旧被抖音读取。比如,关闭推荐后,还是在可能认识的人里面发现了前同事;再比如将前任手机号、微博、微信都删了,抖音通讯录也设置了禁止访问,后来仍在推荐的可能认识的人里发现了前任。


社交平台熟人推荐机制的问题多次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用户的隐私问题愈发凸显,也加剧了他们的社交压力和不安感。为了尽可能降低被熟人认出来的风险,不少网友选择了销号甚至卸载APP。其实对于平台而言,并非要求将熟人推荐功能一刀切关闭,只需设置一个足够显眼的开关按钮,给用户自主的选择权,让用户感受到被尊重而不是被冒犯。接受这一功能的用户会因为这个功能扩展了兴趣圈,从而提升平台的活跃度和用户粘性,而另一部分用户永不愿意被打扰的需求也得到满足,对于平台方和用户是不是皆大欢喜呢?


编辑:cc

综合南方都市报、微博网友等

本文出自2024-04-08出版的《电脑报》2024年第14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jia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