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小米联合创始人 做“小白”产品难度更大
- 2013-9-16 10:48:16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黄旭
- 作者:
【电脑报在线】作为小米的第一款产品,MIUI在小米手机发售之后一度从台前走到了幕后。不过自MIUIV5高调发布之后,这款系统级产品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根据官方数据,MIUI的用户数已突破2000万,内置于其中的小米应用商店的应用下载次数则已突破10亿次。
小米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洪锋
作为小米的第一款产品,MIUI在小米手机发售之后一度从台前走到了幕后。不过自MIUIV5高调发布之后,这款系统级产品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根据官方数据,MIUI的用户数已突破2000万,内置于其中的小米应用商店的应用下载次数则已突破10亿次。
有消息称,近日宣布加入小米的前GoogleAndroid产品副总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将进入MIUI团队,也使MIUI又一次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在2013中国软件开发者大会期间,小米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MIUI负责人洪锋接受了《电脑报》的专访。
面向“小白”的产品更难做
电脑报:小米最初将MIUI定位为一款面向发烧友的系统,但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其用户已不仅限于发烧友,那么如今MIUI的定位是怎样的?
洪锋:其实发烧友和“小白”在产品需求方面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好的东西是具有普适性的,只不过当我们仅面向发烧友的时候产品更好做,因为发烧友更懂、更理解。做面向“小白”用户的产品难度更大,因为你需要把你的功能更好地、更有体系性地、容易理解地呈现。所以我们希望MIUI易上手、难精通;“小白”一看就懂,发烧友用也用不腻。表层的展现会非常的简单易懂,但我们会把很多的高级功能放在很深的菜单里面,这样就可以兼顾两者的需求。
电脑报:一些使用其他品牌手机的初级用户也想使用MIUI,但他们不会刷机,如何能让他们体验到MIUI?
洪锋:刷机的门槛一直是有的。很多厂商是不愿意手机被刷机的,设置了很多障碍;而且刷机之后可能保修可能受影响,所以刷机还是个发烧友做的事情,不是个小白做的事情,这在短期内是很难解决的,是个无法调和的矛盾。
目前MIUI用户中的“小白”用户主要是小米手机用户。不过我们也在做小米桌面,就是想把MIUI的功能用App的形式让用户去用,这是我们今年和明年一个重要的工作——让用户体验MIUI的成本降低。我们内部也在尝试把电话、联系人、短信这些功能整合在一起,变成一个MIUI Lite的版本,当然其中有很多技术问题,未必能够成功。
电脑报:小米会与其他手机厂商合作,让他们推出搭载MIUI的手机吗?
洪锋:我们肯定是本着开放和愿意合作的心态,但还是需要看其他的厂商是不是愿意和我们合作;目前主要的品牌厂商还是希望能够自己做自己的系统。
电脑报:小米应用商店自发布以来发展十分迅速,相比市面上众多第三方应用商店,它的优势是什么?
洪锋:互联网商业模式就是一个流量变现的模式,当这个公司只做应用商店的时候,它所有的变现期望都在这个应用商店上面。比如说现在很多天气软件都在推荐应用。你说天气软件推荐应用干嘛呢?
变现嘛!而我们变现的机会是在整个系统上,变现口径比单个应用多很多,不需要在单个应用上拼变现能力,所以我们做这件事情能够更心平气和一些。我们不需要天气来变现,我们的天气应用就只做天气。我们有些变现渠道,比如游戏中心,它天然就是变现渠道,我们让它变现就可以了,我们不需要天气里面也推荐个游戏。
做手机让MIUI更纯粹
电脑报:MIUI每周发布一个开发版,这样会不会使得团队无法集中精力做一些需要花费较长开发周期的功能?
洪锋:我们有很多团队,有的团队不一定是每个星期都要发新东西;有些功能是做了一两个月才发第一版。但这种机制给了这些团队一个比较好的试验场,因为如果你想憋个大招,一两个月才发出来,很可能憋错了方向;还不如先放一个半成品,看用户的感受。
当然,有时候因为它是半成品,用户的反馈可能和你完全做好再放出来不一样,这需要团队有判断力。重要的是我们给了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憋错了也不要紧,重憋一个,你不至于憋三个月憋错了,最后弄得很伤心。当开发版进入稳定版的时候我们就会把把关,只有获得用户好评的功能才会进入稳定版,没有得到好评的自然会淘汰掉。
电脑报:每周更新开发版的用户有多少?你们能收集到足够的反馈吗?
洪锋:开发版的整体用户是18%左右,就是三百多万,是个非常大的规模,能得到很完整的反馈。我们觉得开发版的用户有点过多,很多非发烧友的用户为追求发烧友的感觉去用了开发版。其实我们希望整个环境更宽松一些,允许开发团队出错。用户应该是本着我能被折腾的心态才去用开发版;如果你又要体验新功能,又不许出错,这个就不太可能。
电脑报:过去几年有很多公司开发了第三方ROM,像百度、点心、乐蛙,但都没有取得好那好的市场反响。为什么MIUI能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洪锋:因为我们有渠道,我们有自己的手机;当我们做产品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听用户要什么。而如果你是和硬件厂商合作,双方的想法可能会不一样:硬件厂商即使跟你合作,也不可能对它手机上跑的系统一点话语权都没有,这时候你就会纠结,到底是听用户呢,还是听硬件厂商的呢?是听硬件厂商的市场部还是技术部呢?这个事情就做得不纯粹。我们又做软件又做硬件,不可能存在软硬件之间扯皮的事情。
本文出自2013-09-16出版的《电脑报》2013年第36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论坛热帖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业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a.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a.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