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IT专业大学生就业调查(二):当海归光环不再
  • 2013-9-28 17:43:57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邓晓进
  • 作者:
【电脑报在线】海归曾经是人才、高薪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暴增,海归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含金量下滑的趋势。这一形势也使得海归不再稀缺,就业形势也不再像过去一样乐观。在激烈的求职大军中,海归光环正在消退。

   在卢瑶看来,她并不是一个典型的IT毕业生;谈到“IT男”,她甚至还不时流露出不屑的神态。而与她同一年来到伦敦留学的肖旭则是个主流的“IT男”,他的就业之路也远比卢瑶顺利。
   见到肖旭时,他刚刚完成中国人民大学的在职MBA面试。如今在一家国际IT巨头担任技术顾问的他希望MBA能有助于他在公司内部的晋升。他告诉记者,公司的许多管理人员都是技术出身,工作几了年后再去攻读MBA。
   家住北京的肖旭本科就读于北京邮电大学的电信工程与管理专业。根据专业的安排,他在大四那年来到伦敦一所学校学习。在这一年里,他了解了英国的教育体系,并决定继续在英国攻读硕士。
    “出国是因为我希望有国际化视野,同时我也需要一个硕士,国内的硕士时间太长了,英国的硕士才一年,时间成本低。”
   肖旭了解英国的就业形势严峻、自己想留下来并不容易,同时他对于在国外做IT也并不热衷,因此早在硕士课程开始之前,他就为自己定下了明确目标——毕业后回国,进入知名IT企业。“留在那边意味着经验、钱,但你必需忍受寂寞,忍受孤立。”在他看来,语言壁垒和文化壁垒让他很难在英国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力,“我希望发挥出100%的能力,所以选择了回国。”
   由于专业跨度不大,此前也已在英国读过一年书,他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生活,上课、做项目、写论文、考试都能应付自如。在学习之外,除了社交、旅游,他将很多精力放在求职准备上,在网上搜寻各大IT公司在国内的招聘信息,并反复修改简历、查看面试经验总结。
   2011年3月,国内的春季招聘启动,他选择性的投了几份简历,并收到了惠普的面试邀请。为了赶上这次面试,他在连续的几门考试开始之前“打飞的”回到国内,面试结束后又匆匆赶往伦敦。准备充分的他顺利通过了面试,考试也大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考试结束后,许多同学欧洲周游,他则迅速返回国内,利用暑期完成了毕业论文,并于8月份正式入职。事实上,当时他尚未拿到毕业证,但提前进入公司让他更早地融入了工作环境。
   比起毕业后直接工作的本科同学,肖旭的入职待遇并没有明显优势,但他并未因此失望。“如果回国,你会发现你周围的人已经工作一两年了,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行业经验,可以升职、跳槽、转型,这个过程中待遇都会提升,你在短期内追不上他;但长期来讲,一个更好的学历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应采访对象要求,卢瑶、肖旭、方岩为化名)
留学的收获:视野与动手能力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出国留学总人数接近40万,今年预计将超过45万;今年1至7月,该中心服务的归国人员达到16万,超过了去年全年服务的总人数。
   教育推荐引擎决胜网的CEO戴政将留学比作计算机和外语能力:“早年懂计算机和懂英语的都是稀缺人才,现在这些都是基础技能了,留学也是一样,(海归)要接受这种现状。”
   戴政已在国内互联网领域打拼了十余年,拥有多家知名公司的任职经历,也曾前往新西兰留学。在他看来,留学虽然无法像过去一样带来“光环”,但出国能让自己拓宽视野,并修正自己一些性格方面的问题,这些是在国内难以获得的。
   在记者接触的数位有过留学经历的IT从业者中,谈到留学期间的收获,“拓宽视野”是最普遍的答案。当然,对于“视野”,他们也有着不同的解释,如卢瑶最关注的是西方的文化和艺术,肖旭则表示在项目中与外国人合作、了解不同国家的人的做事风格令他获益匪浅。
   除此之外,动手能力的提升与项目经验的积累也是常被提及。
   去年从普渡大学拿到计算机硕士学位后进入Twitter工作的冯威告诉记者,在国外学习期间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大量的实验课程,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锻炼。“国内的实验大多是已经把框架搭好了,只要看看实验指导,即便没有完全理解都可以做出来。国外的实验则几乎是从零开始,你需要自己动手把所有部分实现出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你还得去学习,把它真正搞懂才能做出来。”
   同样对国外学校在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感触颇深的还有方岩。
   方岩从小就对电脑与互联网兴趣浓厚,但本科就读化学专业的他在留学之前从未系统学习过IT方面的知识。而通过在澳大利亚一所名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学习,他在硕士毕业后顺利地在当地找到了一份银行后端运维的工作,年薪10万澳币(约合57万元人民币)。
   方岩认为,国外的教育与国内最大的区别在于“以项目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他回忆起了商业系统开发课上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幕。
    “那是开课的第一天,老师是一个穿着嬉皮士风格的中年男人。他一走进教室就把桌子一拍,把书一摔;我们吓了一大跳,以为他是心情不好,没想到他张嘴就骂:‘你们这群饭桶,你们以为坐在我的教室里就能过我这门课吗?设计一个系统的最大精髓就是为客户服务,客户是 IT的根本,所以你们要打动客户而不是打动我。’他让我们立即走出教室,寻找客户:‘大公司也行,面包店也行,你就问他们需不需要设计系统,对系统有什么要求,按他们的要求去做。等学期末结束时,拿到他们的反馈给我打分。’”
   当然,像这样开口骂人的老师并不多见,但方岩修读的数门课程都要求他们走出校园,与客户交流;而当地的许多企业也乐于配合这样的教学体系,不仅积极回答学生的问题,在项目完成后还会认真给他们评价。
   正是在这样的课程要求下,方岩开始寻找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工作,最终进入了他后来工作的那家银行。实习的面试简单得令他吃惊——给一台服务器安装Windows Server。不过,开始实习后,他却发现对方几乎没有给他适应的时间,而是让他直接上手做事:“他们并不把我当作一个学生看待,而是当成一名正式员工,好在他们的工作和我在学校里做的一些项目非常类似。”
   由于不满足于有限的上升空间和单调的生活,他在入职后不久便放弃了高薪的工作和移民的打算,回到国内。此后的两年内,他先后进入一家科技媒体和一家,他在职场上颇为顺利;在他看来,留学所学的知识没有对他的工作带来多少直接的帮助,但在此期间培养的对于项目的理解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让他获益匪浅。
IT企业:对海归并无特别倾向
   谈到回国就业,卢瑶、肖旭、方岩都表示,仅凭一张国外的学位很难在应聘获得加分。
   “留学生在这个年代并不那么吃香”,肖旭认为,留学生就业不再有明显优势是由于之前的一些留学生没能给用人单位留下很好的印象。“留学生往往意味着家底雄厚,缺少拼搏的心气,做事的方式可能没有那踏实;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是这样,但这些问题确实是普遍的现象。”
   他建议国内的大学毕业生不要抱着“镀金”的心态去留学:“想镀金可以,但这并不适合应届生;如果工作了几年再去读,这个‘金’或许真能镀上。”
   不过由于IT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普遍稀缺,不同于许多行业因经济危机而就业形势低迷,IT类毕业的就业情况相对良好。在美国,为鼓励更多人学习编程,非营利组织Code.org于今年初拍摄了一部短片,邀请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杰克·多西等多位知名企业家现身说法;据该组织创始人哈迪·帕托维(Hadi Partovi)介绍,未来10年美国需要约140万程序员,但毕业生仅有约40万人。
   人才缺口给了IT类毕业生留在海外工作的机会。方岩表示,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名校读书的IT学生在当地找到工作的难度不大;卢瑶、方岩也称,尽管欧洲就业形势更严峻,但如果有过从业经验,IT类留学生毕业后依旧有不小的机会留在当地工作。
   国内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CSDN创始人蒋涛表示,技术的不断发展让许多企业迫切需求IT人才,但由于教育体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国内的IT毕业在技能层面难以匹配企业的需求;相对而言,国外的IT教育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培养出的IT毕业生也能够更快速的与企业对接。
   这是否意味着IT类专业的海归相比国内的毕业生在应聘时有一定优势呢?面对这个问题,几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都表现得较为谨慎。
   一家在美国上的互联网公司的研发工程师段先生刚刚参与了该公司今年的校招工作。他表示,公司内有一些海归,但比例不高,“个别人能力非常强,但整体而言没有特别突出的特点”。他透露,公司并没有专门针对海归的招聘计划,在校招时也不会对留学生有特别的倾向。
   高德人力资源负责人也称公司在招聘时不会特别在意海归背景,“但如果是毕业于类似斯坦福这样的名校,或者出自技术对口的实验室,那的确是一个不错的背景。”
   一些有实力的互联网巨头则有专门的海外招聘计划,会前往国外招募人才,但偏向于有海外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而非应届毕业生。阿里巴巴今年5月已在硅谷进行了一轮招聘,10月与明年3月还将再做两轮海外招聘,地点分别是硅谷和西雅图。阿里巴巴副总裁、首席人力资源管戴珊告诉《电脑报》,阿里巴巴希望招募的是在Google、微软等公司工作的技术人才,以帮助公司解决当前面临的“尖端的技术挑战”。为了吸引这些海外技术牛人,阿里巴巴除了给出与美国IT企业相匹配的待遇外,还许诺更大的上升空间。

   友盟副总裁蒋桦曾赴英国留学,毕业后先后在三星英国、CGI等公司工作。她表示,留学生个体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在应聘一些特殊岗位,例如海外业务负责人时,留学背景会有一定优势。她建议留学生毕业后尽可能在海外工作一段时间,“不管什么样的工作,都会对你回国就业有所帮助。”

本文出自2013-09-30出版的《电脑报》2013年第38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