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央行叫停虚拟信用卡
  • 2014-3-22 15:17:16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程朋
  • 作者:电脑报记者 熊雯琳
【电脑报在线】3月11日,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大互联网巨头在同一天宣布,将分别推出“虚拟信用卡”,赚足了各界眼球。就在“虚拟信用卡”风头正劲之际,两天后,央行下发文件,紧急暂停相关业务。


 “虚拟”背后:大数据做信用基础


阿里巴巴和腾讯都准备在信用卡上面再现互联网金融的辉煌

   与传统信用卡不同的是,虚拟信用卡主要根据用户网络消费记录和信用记录来审定额度,并会随着用户使用进行调整。而在“虚拟”的背后,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平台则成为了重要的基础。
   根据参与微信信用卡的内部人士透露,微信的大数据资源将成为微信信用卡营销、授信和催缴的工具。而负责具体金融支付产品开发的中信银行开始自我革命,主动推出移动互联网金融产品,向客户提供超越实体信用卡的客户的金融服务,进入无卡支付时代。
   根据财付通会员调研结果显示,55%的用户偶尔会遭遇资金短缺,33%的用户经常遭遇资金短缺;而这其中高达77%的用户表示希望申请信用支付,85%的用户表示愿意使用信用支付购物。据了解,腾讯主要针对的就是这些信用好、短期资金缺乏的用户。
   支付宝一位相关人士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虚拟信用卡实质上就是一张信用卡,只是形式互联网化。无论是资料审核、额度发放等都由中信银行制定,互联网企业负责的主要是用户的互联网信用数据。这个数据模型由用户消费额度、频次、账户余额、交易行为等多个维度组成。阿里巴巴的角色是提供庞大的流量和入口以及用户信用数据。
   上述支付宝人士称,后端均是按照传统信用卡的方式运转,由银行来做。即中信银行结合阿里提供的数据,参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审核用户资料,决定信用额度,直接向用户授信,包括制定免息期后的利率水平。
   据他进一步介绍,“阿里和中信银行的合作本质上是基于数据的合作,未来阿里不可能只选择一家银行合作。这个大数据产品是一个开放平台,所有的银行都可以接入。”
  易观分析师张萌认为,这是互联网公司挖掘网络信用金矿的第一铲,大量的消费者通过网购,在网络上沉积了大量行为数据,折射出消费者的信用。
  “信用的挖掘,不仅能为参与机构带来庞大的信用消费,更能帮助消费者通过信用,获得更多创新的金融服务。”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二马”在虚拟信用卡上的首次尝鲜,不仅不约而同地引入了银行作为合作伙伴,而且也引入了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为其业务“护航”。
   众安方面相关人士表示,尽管同时作为两张虚拟信用卡的承保方,双方信用卡信用保险基于的大平台不一样。微信虚拟信用卡更多地侧重于腾讯自身网购信息数据平台,而支付宝推出的信用卡则更基于其网购的大数据。
   据悉,这是信用卡首次引入保险模式,以降低客户信用风险及银行资产风险。以前信用卡的坏账风险主要都由银行自担,而作为国内首家获批的网络保险公司,众安保险的“加盟”,是国内保险公司与银行、互联网企业协力合作的创新模式。
央行急踩刹车 虚拟信用卡前景如何?
   然而,就在业界对虚拟信用卡报以最大的热情和期待之时,央行的一纸“暂停”批文如同一盆冷水泼向了正在竞跑虚拟信用卡上线的阿里和腾讯。原本准备上线的虚拟信用卡被紧急暂停。
   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要求立即暂停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有关业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业务暂停期间的平稳过渡。
   在记者获得的这份通知中,对于虚拟信用卡央行表示“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央行已经通知要求杭州分行和深圳分行3月31日前将“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的报告材料和有关监管建议上报。
   而腾讯和阿里也在第一时间站出安抚用户。支付宝表示:“已经向央行进行了汇报和沟通,并会根据央行要求递交相关资料”。腾讯也表示:“已经在和央行密切沟通,大家不用担心。我们只是需要向央行完成一些报备的工作。”
   业内人士分析,虚拟信用卡审核中存在的风险、盗刷风险以及对POS端造成的冲击等三方面因素,可能是此次这些业务被紧急叫停的原因。
   银率网分析师华明认为,此次央行紧急叫停虚拟信用卡,主要是因为安全性,央行还需要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拿出一个更加可行的安全防范体系,不过虚拟信用卡依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只是还需要一个完善的时间。

本文出自2014-03-24出版的《电脑报》2014年第11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