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买超本 Intel新入门低电压平台解析
- 2012-6-28 16:31:48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王诚
- 作者:
【电脑报在线】近期有消息声称,英特尔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推出低电压赛扬847/807处理器以及与之相应的NM70芯片组,一时间大家都开始讨论它们,它们的定位是什么?
近期有消息声称,英特尔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推出低电压赛扬847/807处理器以及与之相应的NM70芯片组,一时间大家都开始讨论它们,它们的定位是什么?为什么会推出这样的产品?难道这是超极本即将大幅降价的信号么?
年底:低价本也要真轻薄
赛扬847/807是两颗基于Sandy Bridge核心的处理器,前者为双核心,后者为单核心,TDP均为17W,与Sandy Bridge低电压处理器,如Core i3 2357M等相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在这两颗处理器上提出了“Controllable TDP(可调控热设计功耗)”的理念,这其实一开始是出现在“上网本无风扇”论调当中的,无形中似乎在暗示:未来的低端轻薄本也可以没有风扇。
不过大家对赛扬847/807的性能也别抱什么希望,毕竟是最入门的赛扬系列,而且还是性能更受限的低电压版,想要与常规电压的奔腾处理器抗衡可能都有困难,显然,它的定位就是让入门本也能做到更轻薄……
而说到NM70芯片组,同时支持IVY Bridge与Sandy Bridge核心处理器,本质上来看就是HM75芯片组的大幅缩减版,取消了英特尔防盗、无线显示、RAID、快速响应等技术,不过说实话删减的大多数对主流用户而言都没太大实用性,取消了影响也不大,而大家最用得上的SATA 6Gbps和USB3.0接口都有保留(需要注意的是,NM70细分下来也有2个版本,区别在于一个支持原生USB3.0,另一个不支持)。
综合来看,赛扬847/807处理器与NM70芯片组的目的就在于降低成本与功耗,为轻薄本低价化做出准备,也就是说在今年年底,理论上只需要3000元出头,就可以买到外形接近超极本的产品。
现有的13英寸3000元级轻薄本(下),与同尺寸的超极本相比,明显厚出一大截,而在今年年底,入门价位轻薄本也可能做到更接近超极本厚度的水准
不同:超极本不会因此廉价
不少的媒体在看到赛扬847/807处理器和NM70芯片组后,都认为它们将会成为超极本低价化的秘密武器,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请大家仔细想一下,超极本的定位是什么?至少在这两年,它依然会代表英特尔产品技术的最前沿,即便会有一些降价,但总体定位依然不会降低。因此,就算有了廉价的处理器和芯片组推出,超极本也还是超极本,入门级轻薄本依旧入门级轻薄本,不是一个概念。超极本上的一些特性可能会被后者借用,比如个性化的外形风格、轻薄的机身,但很多涉及到成本的东西是不可能被用到入门级轻薄本上的,比如固态硬盘、全镁铝合金外壳、高分屏等……而失去了这些特点,它们也自然不能叫超极本了。我只能说超极本太火,而大家太敏感,亲爱的读者朋友可不要被误导了……
编辑观点:全系列产品都将有轻薄选择
在我看来,英特尔推出赛扬847/807处理器和NM70芯片组也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让全价位产品都有两种形态可选:一个传统一些,性能强但重一些;另外一种就是轻薄、漂亮,但性能,尤其是显卡性能略弱。在高价位有顶级游戏本和完全符合英特尔规范的超极本,以华硕为例就是ROG系列游戏本与UX系列超极本;在中档价位有高性能独显本和采用机械硬盘的超极本,以三星为例就是Q系列主流本和530U系列超极本;而入门级在IVY Bridge时代是传统集显本与赛扬轻薄本为主力;再往下就是上网本。全价位产品都有两种形态可选,这样的组合对消费者而言无疑更具吸引力。
廉价低电压平台的推出,让英特尔全线产品都有了多种选择,类似三星Q470与530U这样一强一薄的组合也会出现在低价产品上
诱因:低价本的危机感
通过前面我们对技术的解析,大家已经知道英特尔推出赛扬847/807处理器和NM70芯片组的目的在于将轻薄引入低价本领域,但为什么它会有此想法呢?毕竟低价本消费者从心理上就更容易妥协,即便是传统形态,相信也能像现在一样占据销量榜前列,又何必要改进呢?
在3000元级以及更低价位的市场,笔记本正面临来自平板电脑甚至大屏智能手机的强力冲击,虽然从现在来看,传统形态的笔记本还能有不错的市场,但如果依旧保持一成不变的话,在不久的将来就可能会失去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吸引力,毕竟目前的手持设备正处于爆发期,进化的速度非常快,而借由超极本打出来的“高品质、超轻薄”形象就是主流及入门价位本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这也就催生了廉价处理器与芯片组的诞生。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的产品也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英特尔的重视,诚然,AMD一直被英特尔压着打,但不可否认的是,在AMD Trinity处理器面前,英特尔的优势已经不算很明显了,就35W TDP产品的对比来看,处理器性能方面A10-4600M几乎能与Core i3 2350M分庭抗礼,集成显卡上的传统优势也得到了保持,续航能力甚至更强,而这两款处理器的笔记本成品价是基本相等的,均主要在600美元市场。由此可见,在同为17W TDP的处理器对比中,A6-4455M也不会让Core i3超低电压处理器轻松,所以英特尔这时候拿出廉价方案,让产品进一步细分:一些可以走更低价的路线;一些可以将硬件端降低的成本,转移到做产品设计上,提升卖相。这样就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夹击对手,毕竟要论市场把控能力,AMD与英特尔也确实不在一个档次上。
包括惠普在内的一线品牌都推出了基于AMD Trinity处理器的笔记本,根据已有的测试数据来看,即便是低电压版处理器,性能上也不会再被英特尔甩开
以iPad为代表的手持设备同样与入门价位笔记本进行着直接的竞争,这也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入门本的形态变化
编辑观点:入门级产品将更多样化
有些读者朋友可能会说,赛扬处理器就算弱了,这价位还要很薄的话,独显就别指望了,那不是整机性能更弱……但我要提醒有这种想法的读者朋友,别忘了它的发布是在今年年底,根据我之前对IVY Bridge的HD 4000核芯显卡的分析来看,到时候入门级价位很有可能都被HD 4000所占据,压根就不会有独显了!如果你比较在乎性能,那买传统形态本就OK了,赛扬847/807处理器+NM70芯片组的组合就是提供另一种不同形态,以低价格满足外形需求的产品。在同质化比较严重的入门级市场,有一种新选择难道不是一件好事么?
总结:新形态迎接各方对手挑战
作为为低端平台而生,且距发布还有近半年时间的处理器和芯片组,赛扬847/807处理器和NM70芯片组却引来了众多媒体和读者朋友的关注,这在以往是比较少见的,但也恰恰映射了当前笔记本市场的不平静——主流产品形态的单一,让大家都期待超极本的降价。严格来说,这确实也是英特尔发布新处理器和芯片组的目的,就是让轻薄进入到入门价位产品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超极本降价,而是让入门本有轻薄机型选择。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超极本还是会继续以高姿态出现在市场上,不过由于廉价平台的推出,让预算较低的玩家想要体验轻薄带来了选择,以多样化的形态迎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AMD的挑战。
年底:低价本也要真轻薄
赛扬847/807是两颗基于Sandy Bridge核心的处理器,前者为双核心,后者为单核心,TDP均为17W,与Sandy Bridge低电压处理器,如Core i3 2357M等相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在这两颗处理器上提出了“Controllable TDP(可调控热设计功耗)”的理念,这其实一开始是出现在“上网本无风扇”论调当中的,无形中似乎在暗示:未来的低端轻薄本也可以没有风扇。
不过大家对赛扬847/807的性能也别抱什么希望,毕竟是最入门的赛扬系列,而且还是性能更受限的低电压版,想要与常规电压的奔腾处理器抗衡可能都有困难,显然,它的定位就是让入门本也能做到更轻薄……
而说到NM70芯片组,同时支持IVY Bridge与Sandy Bridge核心处理器,本质上来看就是HM75芯片组的大幅缩减版,取消了英特尔防盗、无线显示、RAID、快速响应等技术,不过说实话删减的大多数对主流用户而言都没太大实用性,取消了影响也不大,而大家最用得上的SATA 6Gbps和USB3.0接口都有保留(需要注意的是,NM70细分下来也有2个版本,区别在于一个支持原生USB3.0,另一个不支持)。
综合来看,赛扬847/807处理器与NM70芯片组的目的就在于降低成本与功耗,为轻薄本低价化做出准备,也就是说在今年年底,理论上只需要3000元出头,就可以买到外形接近超极本的产品。
现有的13英寸3000元级轻薄本(下),与同尺寸的超极本相比,明显厚出一大截,而在今年年底,入门价位轻薄本也可能做到更接近超极本厚度的水准
不同:超极本不会因此廉价
不少的媒体在看到赛扬847/807处理器和NM70芯片组后,都认为它们将会成为超极本低价化的秘密武器,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请大家仔细想一下,超极本的定位是什么?至少在这两年,它依然会代表英特尔产品技术的最前沿,即便会有一些降价,但总体定位依然不会降低。因此,就算有了廉价的处理器和芯片组推出,超极本也还是超极本,入门级轻薄本依旧入门级轻薄本,不是一个概念。超极本上的一些特性可能会被后者借用,比如个性化的外形风格、轻薄的机身,但很多涉及到成本的东西是不可能被用到入门级轻薄本上的,比如固态硬盘、全镁铝合金外壳、高分屏等……而失去了这些特点,它们也自然不能叫超极本了。我只能说超极本太火,而大家太敏感,亲爱的读者朋友可不要被误导了……
编辑观点:全系列产品都将有轻薄选择
在我看来,英特尔推出赛扬847/807处理器和NM70芯片组也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让全价位产品都有两种形态可选:一个传统一些,性能强但重一些;另外一种就是轻薄、漂亮,但性能,尤其是显卡性能略弱。在高价位有顶级游戏本和完全符合英特尔规范的超极本,以华硕为例就是ROG系列游戏本与UX系列超极本;在中档价位有高性能独显本和采用机械硬盘的超极本,以三星为例就是Q系列主流本和530U系列超极本;而入门级在IVY Bridge时代是传统集显本与赛扬轻薄本为主力;再往下就是上网本。全价位产品都有两种形态可选,这样的组合对消费者而言无疑更具吸引力。
廉价低电压平台的推出,让英特尔全线产品都有了多种选择,类似三星Q470与530U这样一强一薄的组合也会出现在低价产品上
诱因:低价本的危机感
通过前面我们对技术的解析,大家已经知道英特尔推出赛扬847/807处理器和NM70芯片组的目的在于将轻薄引入低价本领域,但为什么它会有此想法呢?毕竟低价本消费者从心理上就更容易妥协,即便是传统形态,相信也能像现在一样占据销量榜前列,又何必要改进呢?
在3000元级以及更低价位的市场,笔记本正面临来自平板电脑甚至大屏智能手机的强力冲击,虽然从现在来看,传统形态的笔记本还能有不错的市场,但如果依旧保持一成不变的话,在不久的将来就可能会失去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吸引力,毕竟目前的手持设备正处于爆发期,进化的速度非常快,而借由超极本打出来的“高品质、超轻薄”形象就是主流及入门价位本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这也就催生了廉价处理器与芯片组的诞生。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的产品也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英特尔的重视,诚然,AMD一直被英特尔压着打,但不可否认的是,在AMD Trinity处理器面前,英特尔的优势已经不算很明显了,就35W TDP产品的对比来看,处理器性能方面A10-4600M几乎能与Core i3 2350M分庭抗礼,集成显卡上的传统优势也得到了保持,续航能力甚至更强,而这两款处理器的笔记本成品价是基本相等的,均主要在600美元市场。由此可见,在同为17W TDP的处理器对比中,A6-4455M也不会让Core i3超低电压处理器轻松,所以英特尔这时候拿出廉价方案,让产品进一步细分:一些可以走更低价的路线;一些可以将硬件端降低的成本,转移到做产品设计上,提升卖相。这样就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夹击对手,毕竟要论市场把控能力,AMD与英特尔也确实不在一个档次上。
包括惠普在内的一线品牌都推出了基于AMD Trinity处理器的笔记本,根据已有的测试数据来看,即便是低电压版处理器,性能上也不会再被英特尔甩开
以iPad为代表的手持设备同样与入门价位笔记本进行着直接的竞争,这也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入门本的形态变化
编辑观点:入门级产品将更多样化
有些读者朋友可能会说,赛扬处理器就算弱了,这价位还要很薄的话,独显就别指望了,那不是整机性能更弱……但我要提醒有这种想法的读者朋友,别忘了它的发布是在今年年底,根据我之前对IVY Bridge的HD 4000核芯显卡的分析来看,到时候入门级价位很有可能都被HD 4000所占据,压根就不会有独显了!如果你比较在乎性能,那买传统形态本就OK了,赛扬847/807处理器+NM70芯片组的组合就是提供另一种不同形态,以低价格满足外形需求的产品。在同质化比较严重的入门级市场,有一种新选择难道不是一件好事么?
总结:新形态迎接各方对手挑战
作为为低端平台而生,且距发布还有近半年时间的处理器和芯片组,赛扬847/807处理器和NM70芯片组却引来了众多媒体和读者朋友的关注,这在以往是比较少见的,但也恰恰映射了当前笔记本市场的不平静——主流产品形态的单一,让大家都期待超极本的降价。严格来说,这确实也是英特尔发布新处理器和芯片组的目的,就是让轻薄进入到入门价位产品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超极本降价,而是让入门本有轻薄机型选择。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超极本还是会继续以高姿态出现在市场上,不过由于廉价平台的推出,让预算较低的玩家想要体验轻薄带来了选择,以多样化的形态迎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AMD的挑战。
本文出自2012-06-25出版的《电脑报》第25期 C.笔记本整机
(网站编辑:周俊)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论坛热帖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业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a.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i.co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a.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i.co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