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装机升级 > CPU > 评测
i5 10400F好日子到头!锐龙5 4500入门装机实测更能打
  • 2022/5/6 11:09:22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AMD在4月4日发布了多款锐龙新处理器,其中就包括了针对入门装机市场的锐龙5 4500。由于锐龙5000系列上市以来,主要面向追求性能的中高端用户,而在对价格十分敏感的入门市场部分还缺少新成

AMD在4月4日发布了多款锐龙新处理器,其中就包括了针对入门装机市场的锐龙5 4500。由于锐龙5000系列上市以来,主要面向追求性能的中高端用户,而在对价格十分敏感的入门市场部分还缺少新成员来补位,因此锐龙5 4500自然是为此而生。从规格来看,锐龙5 4500具备6核12线程,完全可以满足主流工作与娱乐应用的需求,939元的首发价更是显得极具竞争力。那么,它是否能成为新一代的超值U“性能守门员”?


i5 10400F闷声发财的日子到头了!锐龙5 4500入门装机实测更能打

同价位PK,锐龙5 4500工艺架构都领先

i5 10400F闷声发财的日子到头了!锐龙5 4500入门装机实测更能打

900多元的价位上、同样是盒装行货的竞品中,能做到和锐龙5 4500规格接近的只有第十代酷睿i5 10400F了,毕竟第十一代、第十二代酷睿i3都是4核8线程,从核心规格上来看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拿来对比自然也不合适。而酷睿i5 10400F一直是装机市场中“闷声发大财”的典型,即便没有什么出风头的宣传,但实际上市场中的装机量依然不可小觑。

不过,从规格来看,它相对锐龙5 4500已经明显落后了。首先是制程部分,锐龙5 4500采用了大家熟悉的Renoir核心、7nm先进工艺,IPC方面相对第十代酷睿更有优势,在最高4.1GHz的加速频率下单核性能就能打平甚至超过最高4.3GHz的酷睿i5 10400F,因此在功率方面也有明显优势。

此外,锐龙5 4500还支持处理器超频和内存超频,可使用超过DDR4 3200频率的高频内存,酷睿i5 10400F则不支持超频,内存频率也被限制在了最高DDR4 2666,对整机性能会有明显影响,特别是吃内存带宽的游戏,帧率会掉得比较厉害。同时,选择酷睿i5 10400F只能搭配上代LGA1200接口的Intel 400系主板,一般是低价的B460和H410,无法再升级更新的处理器。而锐龙5 4500可以搭配全线AM4主板,AM4主板又可以搭配任何一款AM4接口的锐龙处理器,未来要升级锐龙7 5800X3D或者锐龙9 5950X的话,从主板的物理兼容性来讲也是完全没有障碍的。当然,选择锐龙5 4500的入门用户一般也会选择性价比特别突出的B450或A520主板进行搭配,做到最大程度的物美价廉。

接下来看看锐龙5 4500实测的情况,对手自然是价位相同的酷睿i5 10400F。

实战测试:锐龙5 4500入门U中最能打!

i5 10400F闷声发财的日子到头了!锐龙5 4500入门装机实测更能打

本次测试,我们选择了华硕TUF GAMING B450M-PRO S重炮手主板来搭配锐龙5 4500,它采用了8+2组Dr.MOS供电模组,还搭载了军规认证的TUF电感和TUF电容,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和提升系统稳定性。主板还配备了8 Pin ProCool供电接口,实心插针能降低阻抗,有效降低故障率。加强供电的同时,主板进一步加强了散热设计,VRM供电区加装更大面积的高质量散热片,能同时覆盖VRM和电感,提高散热效率,主板在第二M.2插槽上也增加了散热片,保证高速SSD长时间稳定工作。主板提供两条PCIe×16规格插槽,主插槽采用Safe Slot高强度设计,能更好的支持超重高端显卡。板载两个M.2插槽,扩展性无需担心。

网络方面,主板搭载了Realtek RTL8125B-CG 2.5Gb有线网卡,能够提供传统千兆网络2.5倍的带宽。此外,主板支持多达14个USB接口(8个背板,6个前置),不但数量丰富,更是拥有两个USB 3.2 Gen 2 接口(1 x Type-A +1 x USB Type-C),足以满足主流玩家的扩展需求。音频方面,采用华硕和Realtek共同研发的S1200A 芯片,同时还配备了日系专业音频电容,支持DTS 游戏音效定制技术,让玩家可根据游戏类型选择音场模式,从而带来更逼真、更震撼的游戏音效体验。同时,音频系统还支持AI麦克风降噪技术,更好地解决玩家在电竞游戏对战中的音频语音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华硕TUF GAMING B450M-PRO S重炮手BIOS中打开D.O.C.P功能以启用DDR4 3600的XMP频率之后,锐龙5 4500会自动解锁功率限制,全核频率提升到4.2GHz,性能表现更加优异。


测试平台

处理器:AMD锐龙5 4500

Intel酷睿i5 10400F

内存:威刚XPG DDR4 3600 8GB×2

主板:华硕TUF GAMING B450M-PRO S重炮手

华硕TUF GAMING B460M-PLUS(WI-FI)重炮手

显卡:RTX 3060

硬盘:WD_BLACK SN850 1TB

电源:航嘉WD600K金牌电源

操作系统:Windows 11 专业版

i5 10400F闷声发财的日子到头了!锐龙5 4500入门装机实测更能打

首先是基准性能和生产力性能部分。锐龙5 4500核心源自ZEN2架构,在IPC方面本身就相对第十代酷睿更有优势,所以在基准分数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单核分数高出酷睿i5 10400F大约8%~12%,多线程分数高出16%~17%,而ROV-Ray渲染测试中,锐龙5 4500甚至领先了32%之多,这明显是高出一个档次了。综合基准测试和生产力测试来看,锐龙5 4500领先酷睿i5 10400F大约14.7%,优势确实是很突出的。

i5 10400F闷声发财的日子到头了!锐龙5 4500入门装机实测更能打

接下来是大家最关心的游戏性能测试。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由于酷睿i5 10400F最高只支持DDR4 2666,所以即便是安装了DDR4 3600内存也只能运行在DDR4 2666频率下,这对吃内存带宽的游戏来讲影响非常大。锐龙5 4500当然就没问题了,完全支持内存超频,搭配DDR4 3600毫无压力。从成绩表大家可以看到,8款游戏中,锐龙5 4500有7款领先,领先幅度从2%~33%不等,其中《怪物猎人:世界》优势最大,达到了33%,可见这款游戏对于IPC和内存带宽的敏感度确实非常高。《古墓丽影:暗影》《魔兽世界:暗影国度》中,锐龙5 4500的优势也很大,都达到了15%以上。综合来看,锐龙5 4500相对酷睿i5 10400F的游戏性能平均高出了10.8%,可以说也是高出了一个档次。

总的来看,不管是生产力性能还是游戏性能,锐龙5 4500都相对酷睿i5 10400F高出10%~14%,等于就是高出一个档次了。

入门甜品也能超,锐龙5 4500全核4.4GHz无压力

i5 10400F闷声发财的日子到头了!锐龙5 4500入门装机实测更能打

锐龙5 4500解锁功耗墙用Cinebench R23考机,核心温度最高64.3℃,峰值功率72.199W

i5 10400F闷声发财的日子到头了!锐龙5 4500入门装机实测更能打

全核4.4GHz轻松达成,考机温度仅高了3℃,CPU-Z得分进一步提升

i5 10400F闷声发财的日子到头了!锐龙5 4500入门装机实测更能打

接下来我们对锐龙5 4500进行考机,运行Cinebench R23循环测试,处理器核心温度最高稳定在64.3℃,峰值功率为72.199W,如此来看就算是搭配一款入门级的A320主板,供电方面也是毫无压力的,能效比方面锐龙从来没让我们失望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虽说锐龙5 4500默认最高加速频率4.1GHz,但在华硕主板中打开D.O.C.P功能使用内存XMP频率后就会自动解锁功率(HWINFO会显示Enhanced),此时全核频率直接来到了4.2GHz,比单核加速频率还高,性能表现更加抢眼。

不要忘了,锐龙5 4500也支持超频,而且7nm先进工艺和相对保守的预设频率让它拥有不错的超频潜力。经过我们的尝试,电压设置为1.45V即可稳定工作在全核4.4GHz频率上,整体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当然,酷睿i5 10400F不但不支持超频,高频内存更是没戏,这方面可以说完败了。

总结:入门装机“守门员”锐龙5 4500出手,就问还有谁?

i5 10400F闷声发财的日子到头了!锐龙5 4500入门装机实测更能打

表中是比较适合入门机型定位的配置(说是入门型,但从性能来讲完全可以在FHD适当画质设置下流畅运行主流3A大作,毕竟锐龙5 4500把入门机型的性能标准提高了),可以看到,由于锐龙5 4500支持高频内存,所以可以选择DDR4 3200内存获得更高的内存带宽,游戏性能表现更好。

当然,如果预算足够,也可以加100左右升级成DDR4 3600内存。酷睿i5 10400F这套平台就没办法了,最多只能搭配DDR4 2666内存使用。而且,即便是AMD平台选用了更贵的高频内存,得益于锐龙5 4500和华硕TUF GAMING B450M-PRO S重炮手主板的高性价比,装机总价依然相比酷睿i5 10400F平台有87元的优势。那么现在结论已经很明显了,同价位组装入门级主机,锐龙5 4500综合性能比酷睿i5 10400F高出10%~14%,价格方面也更有优势,而且主板也支持未来升级锐龙5000高端U,可以说各方面都完胜酷睿i5 10400F,自然更值得选择。

本文出自2022-05-09出版的《电脑报》2022年第18期 E.硬件DIY
(网站编辑:pcw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