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最受争议中美芯片合资案获批 中国手机芯片市场风云再起
  • 2018/5/14 10:04:54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 在中兴禁令事件风波未平、中美贸易战剑拔弩张、中国科技产业“受制于芯”风口浪尖的当下,一纸批文再度让中国芯片市场风云再起。

 

近日,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反垄断局已批准高通与国有企业大唐电信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该人士表示,该合资项目在一年前就已宣布,但直到最近才获得中国审批通过。

之后,从4月27日开始就一再跌停的大唐电信(*ST大唐)发布了《重大投资项目进展公告》,证实了上述人士的说法。公告称,大唐电信旗下联芯科技、高通公司、建广资产、智路基金投资近29.8亿元合建的瓴盛科技获得国家反垄断局批准。

值得注意的是,1年前,成立中外合资公司的消息一出,就引起了巨大争议、甚至搅动中国芯片产业。由于瓴盛科技主攻100美元及以下芯片价格市场,将与紫光展锐(原展讯)进行直接竞争。素有“行业大炮”之称的原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为此震怒,言辞犀利地多次抨击:“这是大唐电信自己没本事把联芯做好,投靠洋人。”

目前,中低端手机芯片市场的玩家主要是展讯、联芯科技以及联发科。不过,今年4月中旬,赵伟国已辞去紫光股份董事、董事长职务。从素有中国芯片产业“国家队”之称的紫光股份离职,在“中国芯”备受关注的当下——无论是赵伟国的辞职,还是大唐与高通合作获批,都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而是中国芯片产业近二十年发展的最好缩影。

错综复杂的瓴盛科技

 

 

上海浦东的联芯科技总部据说由法国建筑师设计,在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大楼玻璃曲面帷幕上清晰倒影着天空。从楼上可以眺望到马路对面的湖泊,湖泊四周绿意正浓,国际商务客们在大楼中来来往往,竟让人生出置身硅谷的感觉。

而楼内的景象就没有这么轻松了,行动通讯实验室旁的走道上摆放着不少折叠行军床,研发人员工作到累极了时,就在这里休憩。

作为大唐电信的全资子公司的联芯科技,引起世人关注是2017年5月底,大唐电信发布公告称,经过9个月艰苦谈判,联芯将与高通、建广基金、智路基金合资成立瓴盛科技,主要聚焦消费类100美元低端手机市场,经营与芯片组解决方案有关的设计、包装、测试、客户支持、销售等。

 高通和联芯科技股份占比均为24.133%其中,高通、建广基金、智路基金将以现金出资,联芯科技则将以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立可芯半导体科技100%股权进行出资,立可芯估值7.2亿元。

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司系统查询得知,立可芯成立于2017年3月下旬,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9亿元,联芯科技全资设立。而联芯科技则成立于2008年3月,是大唐半导体的全资子公司,而大唐半导体是大唐电信的全资子公司,大唐电信则是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控股子公司。

 

彼时,根据联芯科技发布的《上海立可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价值评估报告》显示,立可芯主要从事代销高通芯片以及开发并销售自研SOC芯片业务。

 

这一多方合资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一位芯片界业内人士对记者解读称,联芯科技除了将原来代销高通芯片的业务剥离开来,注入和高通合建的子公司瓴盛科技中;还将一部分SOC芯片与安卓技术平台转让出去,结合高通的Modem技术与IP技术授权,打造中低端手机芯片。

 

说起联芯科技,就不得不提到小米。据记者了解,联芯科技将LC1860平台以1.03亿元价格授权给了小米旗下的松果电子公司,红米手机2A、澎湃S1也是采用的联芯芯片。彼时有评论称,小米为了“造芯”走上了一条弯道超车之路,通过携手联芯(大唐)跳过了研发处理器门槛,缩短了设计周期,最终仅经过28个月时间就从立项实现了量产。

这个在中国,乃至全球芯片产业人物亲自

 

但这一合作,从一开始,就遭遇了业界诸多人士,特别是清华紫光方面的激烈反对。被称为“饿虎”(因为疯狂并购相关芯片厂商而得名)的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发文炮轰:虽然美日韩台严防死守,但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势不可挡,展讯不怕市场竞争,高通要进入中国低端市场,可光明正大的进来,何必弄个假合资?

 

反对声之外,也有不少支持的声音。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就评论称:“我国芯片行业一直处于低利润、发展慢状态,甚至还一度出现了卖咖啡利润比卖芯片高出100倍奇怪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芯片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技术等问题长期存在。无论是阿里巴巴收购中天微,还是大唐与高通合资成立芯片企业,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获取更大利润空间,其次才是推动芯片的普及,让市场能够获取更加廉价的芯片。不过,此举对中国芯片行业将带来积极影响,有助于中国芯片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出‘中国芯’。”

大唐电信力图起死回生

如宋清辉评论,依靠芯片让大唐电信起死回生,是瓴盛科技的第一重任。

 

“2018年的目标是扭亏,我们希望借此能留在A股资本市场。”大唐电信一位内部工作人员说道,随着相关部门对瓴盛科技的批准,对大唐电信而言,一方面可以抢占市场,更重要的也可以借此扭转长期亏损局面。

 

目前,大唐电信在二级市场上已被戴上风险警示的帽子。4月26日,大唐电信(600198.SH)发布了2017年年报,由于连续两年亏损,且亏损幅度由2016年的17.75亿元扩大至26.48亿元,而后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大唐电信的股票名称变成了*ST大唐。

 

对于亏损原因,大唐电信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近几年在移动终端芯片领域投入了大量研发经费,由于消费类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公司收入无法覆盖前期大量的投入,导致出现较大亏损。

成立于1998年9月的大唐电信,是一家国有企业,而且在成立仅一个月后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早在2000年左右,作为肩负我国TD-SCDMA通信标准研发重任的明星企业,大唐电信一度风头无两,与巨龙通信、中兴和华为在业内被称为“巨大中华”,是当时国内通信企业代表,还曾入选科技部首批公布的十六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福布斯》杂志“全球最佳小公司”评选中,也将其排为中国内地企业第三位。

   “那个时候的大唐电信很牛,中兴、华为当时没有技术、资源来进行3G通信标准研发,那时大唐电信的实力是在他们之前。”曾在大唐电信工作多年的章骏回忆说。

但十多年之后,巨龙通信早已消失在公众视野,中兴遭遇了美国商务部禁止销售的禁令,大唐电信则因连年亏损深陷亏损泥潭,濒临退市。

与中兴不同,大唐的困境,与TD-SCDMA在中国的失败有直接关系。2009年,3G通信在我国正式商用,这比欧美等国家晚了近5年时间,而到2014年,商用仅5年时间3G通信便被4G通信所取代。另一方面,国内的三大运营商中,仅有中国移动一家采用了TD-SCDMA制式的3G网络。 

“中国移动在3G时代并不成功,TD-SCDMA网络相比其他两种3G制式的网络,传输速度是劣势。”一位中国移动终端公司的内部人士说。

“大唐电信的TD-SCDMA调集了当时整个集团的主要资源和精兵强将,但是不成功的,没有为公司带来预期回报。”上述人士表示,“2017年是TD-SCDMA制式网络的退网高峰,目前全国基本退完了,就剩少数省份还留着部分大唐电信研发的3G网络。”

 当时,大唐电信原本有四块业务:集成电路、终端业务、软件应用、移动互联网四块业务平行式发展。也就在2014年,以旗下大唐半导体成立为标志,大唐电信开始整合旗下芯片产业,随后又计划收购美国芯片公司Marvell手机业务。

根据大唐电信一位内部人士的说法,“芯端云”是近年来大唐电信提出的战略转型方向,其中芯片处于较为核心的位置,因此才有了与高通合资成立芯片公司,以及成为中芯国际最大股东。

但是,瓴盛科技依然以中低端为主,而且根据记者5月9日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查询情况来看,尽管这一合资公司已获得有关部门批准,但仍然查询不到相关注册信息。

“获批之后,才注册成立公司,修建厂房等,预计3年之内才能展开实质运营,现在处于早期阶段。”章骏说,“说到底,大唐电信依然是一家通信研发类型企业,尽管这些年做了很多业务,不过没有很突出的,只是在最近两年才开始逐渐聚焦于芯片。”

     事实上,即便瓴盛科技开始正常运营,能否让大唐起死回生是未知数。业内人士称,集成电路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行业,而其中消费终端芯片市场的竞争又异常惨烈,各大国际终端芯片厂商不是微盈就是亏损,高通在近期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财报中也因各种原因出现了巨额亏损。

紫光炮轰醉翁之意不在酒

赵伟国

     但无论如何,中兴被禁事件带来的影响已开始显现,“国家也已经看到了芯片的重要性,所以大唐电信内部认为未来几年将会是芯片业务发展的黄金时期,届时大唐的芯片业务必然会受益。”章骏说。

目前,中低端手机芯片市场的玩家主要是展讯、联芯科技以及联发科。也就是说,瓴盛科技成立,让展讯在手机芯片市场无形中增添了一个对手,加之此前联发科在高端手机芯片市场挑战高通遇挫,日前声称将重心重新放回到中低端市场,展讯压力可想而知。

 

展讯成立于2001年,2007年在美国上市,同时在加州与上海设立子公司。2012年7月,清华紫光以每股美国存托股31美元价格收购了展讯,其交易价格约为17亿美元。2014年,紫光又以9.07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锐迪科微电子的收购。2016年,紫光又开始将展讯和锐迪科整合为紫光展锐。

 

根据展讯李力游透露的数据,展讯2016年芯片出货量达6亿套,销售额为120亿元。以基带芯片而论,展讯2016年市场份额已达27%,已接近高通和联发科份额,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全球1/4的手机中,采用的芯片来自中国展讯。

这也让母公司紫光在芯片领域有了底气。根据ICInsights发布的2017年全球前十大FablessIC厂商排名,紫光集团位列第十,全球竞争力大幅提升。不过,与排名第一的高通170.78亿美元营收相比,展锐只有20.50亿美元。

 

   这一切,和现年51岁的赵伟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2009年6月,赵伟国重返紫光集团,并担任总裁。当时的紫光集团,手握上市公司紫光古汉和20多家子公司,但经济效益不佳,资产规模约13亿元,净资产只有2亿元,收入只有3亿元。

回归紫光之后,赵伟国启动了在芯片产业的频繁并购(业内俗称买买买的紫光模式),为此赵伟国在芯片产业内还获得了“饿虎”的称号。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至今,赵伟国主导的投资近20家企业,斥资近千亿元。其中涉及芯片相关领域的并购或投资超过13家。包括收购展讯和锐迪科;25亿美元并购惠普旗下公司新华三51%股权,38亿美元入股西部数据,6亿美元入股台湾力成……

    这是赵伟国打造“芯片王国”的逻辑。有人曾对其实际的资金来源和后续的资本运作意图进行颇多揣测。郭台铭曾评价他“不过是个炒股的投资者”,更有甚者表示紫光的并购只是为了自己的资本运作。

不过雄心勃勃的赵伟国对此从不在意,他表示,通过并购可以获得完整的技术团队、知识产权、人才、市场,甚至销售收入和利润。

另外,紫光在武汉、南京、成都合计投资1800亿元继续投资存储芯片基地研发和制造,并发起千亿公司,为后续发展准备资金。其中,武汉工厂已初步完成,4月11号设备开始安装,预计32层64G 存储芯片今年会小规模量产。

而按照计划,紫光还发起千亿大公司(紫光正在和重庆市政府、国家大基金发起紫光国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希望通过千亿公司合计筹集1900亿元人民币。“从资产规模上来看,紫光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芯片企业。在战略心态上,紫光也已经做好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准备。按照计划,紫光将在5年站稳脚跟,10年有所成就。”赵伟国强调。

 

这可能是紫光赵伟国炮轰的原因之一,展讯担心的是,高通会借力瓴盛,抢占中国手机低端芯片市场——瓴盛科技的入局,被业界普遍认为将与紫光展锐形成直接竞争,而且还是以“市场换技术”的形式。

 

   不过,赵伟国震怒背后还有另一层原因——瓴盛科技背后纯资本方:建广资产和智路资本。

 

   在芯片领域,这两家投资公司早是名声在外。例如去年2月,建广资产与智路资本联手,以27.5亿美元收购恩智浦的标准件业务,这是有史以来中国半导体行业最大的海外并购案。

 

 

据悉,建广资产已经在半导体行业形成了完善的布局,从材料、设备、设计到制造、封测无所不包,据称目前全球半导体1/3的产品中都有其控股的公司身影,至于智路资本,其具备全球金融、产业生态链资源。

 

“其实建广资产+智路资本+瓴盛科技(主要是实体部分的联芯科技、技术高通),和清华紫光(资本)+展讯(实体部分)路数差不多,都是以资本布局,辅以实体谋求话语权。”有分析人士表示,加上其二者资源的互补,极有可能替代清华紫光在中国芯片产业中的角色,而在中国芯片市场,得到话语权的结果就是可以获得国家资金的支持。这才是赵伟国的担心和惧怕。

 

芯片市场中外合资早有先例

 

2017年全球芯片企业排行

 

 

而合资公司最具争议的焦点,则集中在高通——包括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在内的业内人士就认为,低端手机芯片没有利润,高通目的是让一个穿着中国企业马甲的公司,来向展讯发起缠斗,将会打压了国产自主芯片的崛起,也不利于中国手机企业提升议价能力。

 

“合资定位竟然是低端,这是引狼入室打乱仗。目标恐怕不是联发科而是展讯。”叶甜春说。

 

不过,支持的声音则认为,瓴盛科技这一项目中方控股权高达76%,有充分把握对该项目的自主可控。此外,瓴盛科技虽然关注低端,但芯片技术含量不低,其核心“全网通技术”支持全球网络制式的中低端LTE智能手机芯片(高通低端的骁龙200系列都支持全网通)。从目前手机市场来看,这一技术已是大势所趋。

 

而且,在目前中美贸易摩擦还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中国方面批准高通与大唐等公司建立合资公司,本身就值得玩味。

 

“这次合作是针对中低端市场,避开了美国不允许高端技术流入中国的敏感区域,实质上也对中国企业有利,还释放了中国在技术领域不会闭门造车的积极信号。因此,中国权衡利弊后批准了该案。”跨境并购专家、香港上市公司联合能源集团副总经理兼总法律顾问张伟华评论称。

 

记者注意到,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半导体领域合作早有先例——2014年,大唐电信与恩智浦合资成立大唐恩智浦半导体,中方占股51%。同年,英特尔也向紫光展锐投资了90亿元人民币,并获得紫光展锐20%的股权。

 

而就在2018年的4月底,芯片巨头ARM的中国合资公司也已经投入运营,将接管ARM在中国市场的业务,知情人士还称该合资公司计划在中国A股上市。

 

 同样,这早已并不是高通第一次与中国半导体相关公司投资合作了。早在2014年,高通就宣布中国代工商中芯国际将使用28nm工艺代工其骁龙处理器。

当时有媒体称,高通帮助中芯国际建设28nm产线将有助于中国半导体行业整体的发展,而中芯国际也可能向除高通以外的其他客户提供代工服务。

  根据最新报道显示,中芯国际的28nm工艺代表了大陆自主技术水平。国产14nm工艺预计在2019年上半年量产,力争用10年时间进入第一梯队。

    有意思的是,排行全球第四大、仅次于联电的纯晶圆代工厂商的中芯国际,其背后就有大唐和紫光的股权之争——中芯国际目前的第一大股东是大唐电信,占据了19.14%的股权;而紫光集团先前则不断增持中芯股份,甚至有媒体表示紫光原有并购中芯国际打算,是中芯董事长周子学以紫光旗下IC 设计公司展讯、紫光国芯与中芯、高通等客户产生利益冲突,力保中芯的独立性,才止住紫光并购中芯计划。

   现在,大唐电信与紫光的中国芯片交锋,看上去有了第一回合的胜利:随着瓴盛科技业务的开展,大唐电信的营利状况将有望改善。面对来势汹汹的瓴盛科技,展讯将遭遇什么处境不得而知。

   而那个带领紫光集团一路疯狂并购的赵伟国,则在今年4月辞去了紫光股份和紫光国芯的董事、董事长职务——紫光国芯定位于紫光集团存储器产业板块,是紫光集团旗下从“芯”到“云”战略的重要平台。紫光股份则是紫光集团旗下的IT信息系统、云计算、大数据等业务平台,此前曾希望并购西部数据15%的股份,流产后不得已选择以合资公司方式与西部数据联姻。

و

 

高通芯片向来价钱高昂,联芯低开发成本也有望帮助高通降低生产成本

 

相关分析

手机芯片市场三国杀

 

目前,手机芯片市场仍是高通、展讯、联发科的三分天下。

高通牢牢把持着中高端手机芯片市场,但在中低端手机芯片市场,却遭遇展讯和联发科的冲击——2015年高通市场份额为52%,在2016年则降至42%。而根据4月底公布的高通第二财季报告,其净利润为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亿美元下滑40%,比上一财季的15亿美元下滑19%;每股摊薄收益为0.80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4美元下滑40%,比上一财季的0.98美元下滑18%。

高通要想扭转态势,最佳做法就是围魏救赵,进军联发科和展讯赖以起家的中低端芯片市场,实现高中低市场通吃。不过,高通是否会像过去那样,凭借垄断地位赚取超额利润依旧是未知数。

相比高通,联发科则有点惨。根据其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联发科在2018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96.5亿元新台币(约合17亿美元),环比下滑17.8%,同比下滑11.5%。

同时,其移动SoC第一季度出货量从去年第四季度的1.1亿至1.2亿件降至7500万至8500万件,环比下滑严重。尽管随着OPPO、vivo、小米等纷纷采用联发科芯片,其芯片出货量有回升迹象,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其要重回巅峰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联发科处于一个不利的位置。

在中低端市场,联发科主要受到展讯的冲击,展讯已在低端市场站稳脚跟,正努力往中端芯片市场拓展,而根据展讯与Intel达成的合作协议,明年将推出采用Intel的5G基带与展锐的ARM架构处理器整合的5G芯片。

对此,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表示,今年芯片市场存在变数并不小,但从利润角度看,确实不会像过去那么高了。“现在手机芯片市场竞争基本呈现高通、联发科、展讯三足鼎立格局,高通在技术及高端客户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联发科则在Turnkey和中端客户方面领先;展讯虽然产品成熟稍晚,却有地利人和优势,三家公司竞争绝不是简单以焦土政策可以分出高下。”

中国半导体企业营收TOP10

 

公司

营收

海思半导体

260亿元人民币

清华紫光

125亿人民币

豪威科技

90亿人民币

中兴微电子

60亿人民币

北京中电华大半导体

34亿人民币

北京南瑞智芯

32亿人民币

深圳敦泰科技

30亿人民币

杭州士兰微电子

23亿人民币

北京时阳电子科技ISSI

23亿人民币

大唐半导体

23亿人民币

(数据来源:Semicast Research

本文出自2018-05-14出版的《电脑报》2018年第19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